返回

道君,从蓬莱筑基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61章 授课解惑,收徒归山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有种拨云见日之感。

    等众人感悟的差不多了,江生说道:“原本讲课结束,贫道就要离开。”

    “但来一次外门不易,念你们也都心慕大道,贫道可给你们一个机会。”

    说罢,江生挥动法力,青色法力在空中凝聚成一幅山水画来。

    但见画中青山翠柏,溪水潺潺,小桥横于山涧,竹亭立于崖边,给人以宁静清雅之感。

    “这幅画中,你们都可描绘,临摹出一分韵味,便可问贫道一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且说好,贫道只给三个人解答疑惑。”

    一幅画,一万两千人临摹,只有三个人可以得到真传的解惑机会。

    这些弟子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开始描绘起来。

    看似是在临摹画,实际上,考验的是修士对自身灵气的掌控以及其悟性与才情。

    有些本身就擅长山水画的,自然描绘的格外快。

    而有些并不擅长的,则是为了难。

    将灵气长久留在空中可不是容易之事,更何况还要临摹出韵味来。

    黄文生皱着眉看着山水画,很是愁苦。

    他不过是山野樵夫的孩子,哪懂什么绘画啊。

    丁老也是有些无奈:“也不知道这个灵渊到底卖的什么官司,小生子,你且先尝试一番。”

    “不要在意山水,多着墨韵味。”

    黄文生点点头,开始以自身灵气作画。

    而此时,秋不语却是已经临摹出了个大概来。

    只见秋不语面前一片寒山雪岭,萧瑟秋风,寥寥几根翠竹立在山上,给人以孤寒寂寥之感。

    “弟子临摹完了。”秋不语说道。

    其他还在沉思之人纷纷看去,看着秋不语描绘的画作,却是忍不住议论起来。

    “她临摹的和临渊真传要求的,不太一样吧?”

    “是啊,她这描绘的是什么啊?”

    周围人议论纷纷,而秋不语却是看向江生。

    江生看向秋不语:“嗯,伱可问贫道一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弟子们有些迷茫了,秋不语描绘的这般模样,可以说与江生所作是大相径庭,为什么她通过了?

    不等他们想明白,田明安又说道:“弟子临摹完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又看向田明安临摹的。

    这一幅明显是颇为符合江生所作之画的韵味,青竹翠柏,山崖飞瀑,虽说并不完全吻合,但显然是一幅佳作。

    而最关键的,是田明安能用这么短的时间,以自身灵气绘制出来。

    无论是从对灵气的掌控还是对画作的悟性来看,田明安表现的都颇为出彩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江生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显然田明安也获得了一个机会。

    眼看着秋不语和田明安都获得机会,叶乾有些急了。

    他前世好歹也是九州界常明国叶家的嫡子,这等技艺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。

    所以叶乾加快了速度。

    “弟子临摹完了!”

    这次,竟然是叶乾和黄文生同时画完。

    叶乾画的同样是山清水秀之景,而黄文生描绘的则是记忆里自己老家那座山峰的模样。

    江生看向二人的画作,最后点了黄文生:“你可以问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叶乾大为不解,自己临摹的难道不如黄文生?

    “真传,弟子的画有什么问题吗?”叶乾连忙问道。

    江生缓缓说道:“你画的很好,对灵气的操纵也非常精妙,可以说,哪怕是筑基修士,都很难有你这般精细。”

    “但,你心思用错了地方,贫道要的是韵,是要你们比着贫道的画,去画出你们自己的韵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都似贫道之意境,那还要你们临摹作甚?”

    众人这才明白,为何秋不语明明画的与江生之画大相径庭,偏偏江生却认可了她。

    原来秋不语画出了自己的韵。

    再看看田明安、黄文生,他们二人也明显都画出了自己的韵。

    秋不语是孤寒,田明安是自在,黄文生是质朴,都是从江生的画中脱身而出的,独属于他们的东西。

    江生又看向其余人:“贫道再多说一句。无论是功法还是术法,旁人的永远是旁人的。学旁人,学一生都只是旁人的影子。”

    “修行之道,贵在己身而不在他人。学之则可,像之则过,莫忘过犹不及。”

    叶乾心神一震。

    他本以为凭借自己两世为人的经验,能在这些新人里脱颖而出,却没成想最后竟用错了心思。

    还是太过轻视他人了,堂堂蓬莱道宗,玄门圣地,能跻身进来的,又有哪个真是普通的?

    “你们三人,各问本座一个问题吧。”

    江生又看向田明安他们。

    秋不语率先问道:“真传,弟子想问,如何结成上品金丹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无疑超乎了其余人的想象,秋不语竟然敢问这种问题

第161章 授课解惑,收徒归山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